为推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人才培养岗位适应性,11月26日上午,学校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三维重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启动第一期海信CAS医学影像三维重建规范化培训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诚,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先茂,副校长彭裕红及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李和意、西南区负责人周强,四川四凯发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德永出席开班仪式,我校相关专业50余名师生成为首批受训学员。开班仪式由彭裕红主持。

黄诚对培训班如期开训表示祝贺。他指出,“医工结合”是未来数字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推动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重要途径,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双方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同时,他强调,数字化转型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技术、育人、科研、服务、创新平台,结合“五金”建设,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打造成为学校专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

李和意介绍了海信CAS医学影像三维重建的技术路线和培训的具体要求。他表示,青岛海信医疗将全力支持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师生能够掌握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技术,为学校推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贡献企业力量。
此前,学校引企入校在经开区校区落地共建了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三维重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该基地对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正式融入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通过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三维重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基地规范化培训的开展,将进一步有力推进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融入产业发展、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为推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发展做出雅职实践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