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下午,学校在经开区303会议室召开四川-柬埔寨中医药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基地2024年度总结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正康、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处、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与康复养生学院、药学与检验学院负责人参会,会议由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处处长李柚主持。


会议首先由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文艺作项目绩效报告。四川-柬埔寨中医药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基地是依据《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实施的2024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省级财政中医药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项目,由学校牵头整合雅安优质中医药资源,在建设任务上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选派了两批次6名中医专家赴柬埔寨暹粒省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义诊达1800人次,培养了18名当地中医人才;二是接收了暹粒省医院5名进修生来学校附属医院进修一个月;三是暹粒省医院中医科室建设。海外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双语视频的第一期建设工作已完成。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驻暹粒领事办公室指导下,中医专家医疗团组在柬埔寨暹粒省医院举办了首届中医药文化节,期间推广了平衡针法、小儿推拿等多项创新技术,受到了柬埔寨卫生厅、暹粒省医院及当地民众高度评价。2024年基地建设的预期目标和建设任务均圆满完成,任务完成率和资金使用率均达到100%。
在会上,两批次援柬医疗团团长周陆凝和胥崟崧就各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发言,从项目目标、特色亮点、实施过程、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分享。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处、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中医专家就本年度开展工作的反思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进行了自由交流与讨论。
随后,会上给6位中医专家颁发了荣誉证书。


樊正康最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一是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和雅安市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要持续深化推进基地建设,以中医适宜技术为核心,将针灸等传统中医技艺做精做深,逐步推广中药,并将其融入当地医疗体系;二是响应国家在未来三年内专项培养并培训1300名海外中医药人才的计划,全力打造学校的海外中医药双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拟在柬埔寨开展一系列社会培训项目,包括非学历中文培训、“中文+中医职业技能”培训等,以暹粒省为起点,逐步辐射至金边乃至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鼓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海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和培训机制,计划招收来自柬埔寨的学生来校留学;三是积极联动各医院的中医优质资源,拓展中医进修基地,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共同促进提升海外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总结会既是对2024年基地建设取得成果的一次回顾与肯定,更是迈向全新征程的新号角。学校将不断拓展对外交流,依托职教“出海”,助力中医药文化“出海”,为实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