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雅安12月12日讯 在大学里总有这样的老师,她管的特别多,你有没有去上课、身体好不好、有没有通宵打游戏、是否夜不归宿等等,事无巨细都要管,她就是辅导员。她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近年来,随着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辅导员。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位辅导员。
“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我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2014级康复专业一位男同学找她还垫付的手术费时感动地说。
“世上没有坏学生,只有没有教育好的学生,我不能因为他不尊重我就放弃他”。她就是卫宁,中共党员,从西华师范大学毕业后于2012年7月起来到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现任二级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九党支部书记、学生科科长,同时担任2018级临床医学(定向)、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公共卫生管理共计4个专业185名学生的辅导员。
作为辅导员,面对学生的信赖和期盼,她深感责任重大,坚持用心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用爱辅助学生成长,以行动引导学生成才,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她还注意总结经验,探索新方法,为学生的快乐成长铺路搭桥、保驾护航。在辅导员的路上,她也慢慢从青涩走向成熟。
“悄悄话”里的秘密
辅导员工作之初,她曾运用一些比较传统的方法,比如在学生面前“立威”来使学生服从管理。但她发现有些学生包括个别班干部都在开始疏远她,那一度使她陷入了苦恼与困惑中:为什么对学生负责,工作兢兢业业,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与喜欢呢?于是,她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题目叫“你想对卫老师说的悄悄话”,把你对班级和辅导员的看法写出来。收到的“悄悄话”中几乎所有同学都肯定了她的责任心,但是几乎大半的学生又提出“希望能和老师成为朋友”或“希望老师不要太严肃”等类似的要求。那一刻,她既震惊又兴奋,突然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其实学生的“怕”是表面的,是迫于压力,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让学生怕,而是要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
从收到“悄悄话”的作业之后,她深深感受到辅导员的工作不只是日常事务性管理,更多的是教育引导学生,关怀服务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她意识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信任的人,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一环。
如何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呢?她觉得多花时间陪伴一定是有效的办法。她就开始频繁“串门”,“挨家挨户”找学生谈心,聊聊家常或者学生们时下关心的问题。她发现轻松平等的环境更容易交流和沟通,一些学生在与她熟悉之后,也会冒出来一句:“原来卫老师也是很可爱、喜欢笑的人,私底下好温柔。”慢慢地,学生们亲切地叫她“卫姐姐”,喜欢把他们的心里话讲给她听,喜欢与她热烈地讨论问题。她知道那才是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成为了他们的“知心姐姐”。相应地,她也成了“办公室达人”,每天在办公室都待到很晚,在每一次与学生聊天谈心之后,都会花较长的时间将学生的情况整理记录下来,从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及时总结学生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有时在办公室忙到忘了时间,还被锁在办公室所在的实验楼里,不过她说,辛苦的付出也换来了暖心的收获。
潜心育人,悉心服务
她回忆起在一次春季学期补考监考结束后,一位同事告诉她,她班上有个学生准备拿手机作弊,刚摸出来就被发现了,同事收了他的手机,他非常忐忑,考完后追着监考的同事问会不会被处分。当时她想,考试的纪律和要求以及作弊的后果都是在考前就专门开主题班会明确讲了的,道理他们都懂,可仍然还犯,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他叫到办公室,再讲那些讲过的道理,他是否真能听进去。她想要不让他再继续忐忑一晚,第二天再说。第二天中午,她给所有的学生召开了一场关于“诚信教育”的主题班会,分享了一篇辅导员战友写的文章《考试而已,别丢了自己》,和他们谈青春、谈理想、谈品行、谈诚信,给他们分析作弊学生的心理:学生怀着侥幸心理,以为监考老师看不到,监考老师却心如明镜。班会上她没有直接点名批评考试有小动作的学生,只是看似随机地从中请了几名同学上讲台来,让他们感受一下站在监考老师的位置,下面学生的任何小动作都被看得清清楚楚。会后,之前作弊的学生给她发来短信,对自己的作弊行为表达悔意、对没有当众说他作弊和上报处分表示感谢,言辞之间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对作弊行为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一刻,她更坚信学生内心的感悟就是最好的教育和成长方式。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她非常注意尊重学生个性,站在既是教育者又是朋友的位置上和学生沟通,而不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对待有违纪现象的学生,工作方法不是简单粗暴,而是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心悦诚服地去改正。
对学生的爱心与细心贯穿了她的工作始终。2015年6月的一个深夜,一名男同学给她打来电话,说他的室友因急性胆囊炎住进了医院,医生说要立即进行手术,但是手术费不够。接到消息后,她立刻将躺在身边两岁多的孩子交给母亲,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为学生送去了手术费。为了照顾学生,她连夜守在医院,直至第二天清晨,学生情况稳定后,安排好班干部在医院轮流照顾,这才匆匆赶回学校上班。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她经常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努力去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2012级中医专业有个“问题”男生,中学时曾因打架斗殴数次转学,进入大学也无心上课,沾染不少社会上的恶习,逃课和顶撞老师更是家常便饭。她通过无数次谈心,“以柔克刚”坚持做该生的思想工作,发现这位学生有极强的创业头脑,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她一边持续做该生的思想工作,一边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帮助这个学生,为其提供创业指导。毕业时,这名学生已回到正轨,走上了创业之路。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学生,她利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还经常向学生讨教“学习经”。通过这些平台,她便成了“24h×7”的“全天候”辅导员,每天学生的留言少则几十条,多则上百条。留言者有在校生有实习生也有已经毕业的学生。留言内容除了日常的问候,更多是向她请教问题、寻求帮助。学生工作是全天候的,可以说没有上下班之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息日。在深夜、午休或周末会经常接到学生或者家长的咨询,她总是很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耕耘不辍,为爱坚守
当问到她当辅导员的感受时,她说辅导员工作虽然辛苦、琐碎、繁杂,有时还不被人理解,但又是崇高而愉快的。“我喜欢我的学生们,喜欢听到他们每天亲切地叫我卫姐姐、卫老。一路走来,有耕耘,有收获,有辛酸,也有喜悦。”虽然忙碌,但看到学生们昂起的笑脸、优异的成绩、健康快乐的成长,她觉得所有疲惫都如烟般消散,一切付出都格外值得。学生们点滴的进步、一天天的成长都会让她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谈到未来的工作,她表示将坚守辅导员的岗位,用执着与爱心为学生编织美丽的梦,用创新与超越助学生快乐成长。有人说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愿他们一直保持好这份珍贵,将爱不断传递。
采访后记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很多人都在询问和反思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但初心易寻,难于坚守。卫宁老师工作七年来,没有因辅导员工作的琐碎而懈怠,没有因学生的屡屡“找茬”而放弃,更没有因是老师,而简单地以威严予以管教。她懂得“学生内心的感悟是最好的教育和成长方式”,更懂得如果没有爱的基础,就没有关系,管教也将失去效力。她用情浇灌着学生,用心诠释着工作的意义,用责任和担当贡献着自己的价值。(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供稿)
|